私募基金待遇怎么样
私募基金的待遇情况如下:
收入构成
私募基金的收入主要来自管理费和业绩提成。一般情况下,公司会拿走业绩的20%,其中1/5则属于投研团队。
研究员薪资
普通研究员入职起薪约为2万元,如果毕业仅1年可能拿不到这个数。在卖方工作两三年后在买方工作1年,研究员的薪资约为2.5万元。在上海,一般的基金经理月薪在3万~4万元,不包括年终奖。
整体薪资水平
私募基金的薪资水平较高,但具体待遇取决于业绩。同一岗位的不同员工,由于业绩不同,薪酬待遇可能相差很多倍。在行情好的时候,员工拿到的年终奖会更多;而在行情惨淡的时候,员工拿到的钱就会减少。这种差异是行业特性所决定的。
岗位类型
私募基金公司包括基金产品设计、基金募集、基金投资、风险控制、行政、业务部等多个岗位。
薪资分布
根据最新的数据,私募基金行业的月均薪资范围较广,从6K到50K不等。具体分布如下:
6K-8K占比14.0%
12K-15K占比8.0%
15K-20K占比14.0%
20K-30K占比25.0%
30K-50K占比13.0%
其他占比24.0%。
工作年限与学历的影响
工作年限越长,平均月薪越高。1年以下平均月薪为11741元,1-3年平均月薪为19070元,3-5年平均月薪为31885元,5年以上平均月薪为28879元。
学历方面,本科学历的平均月薪为17808元,大专学历的平均月薪为9365元。
地域差异
由于私募基金主要集中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对于未婚的年轻员工来说,这些收入可以让他们生活得很潇洒。但对于已婚的中年从业人员来说,每月需要支付较高的房贷和子女教育费用,实际剩余收入可能并不多。
建议
对于求职者:如果想要追求高薪,私募基金是一个选择,但需要具备优秀的业绩和投研能力。同时,也要做好在行情波动时收入可能大幅下降的心理准备。
对于公司:在制定薪资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市场行情和员工业绩,以激励员工创造更大的价值,同时控制运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