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规律的内容包括什么(马原重点)
21.劳动力商品二因素
劳动力作为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因素
1.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首先,劳动者必须有人身自由,可以自由地支配自己的劳动力;
其次,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只能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2.劳动力作为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因素。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劳动时间可以归结为生产生活资料所必需的劳动时间。
22.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作用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经济规律。主要内容和客观要求如下: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表现:价值规律作用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自发地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值规律的作用:①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的分配比例;②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③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23.剩余价值两种生产方式
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 从而绝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
(生产相对剩余价值,必须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需要降低劳动力价值。而这必须通过提高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力来实现。而提高生产率的动因在于每个资本家对超额剩余价值的追逐。因此,相对剩余价值是通过各个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实现的。)
24.剩余价值率公式
m'=m/v
可变资本价值v 剩余价值m
产业资本顺利循环的条件
(1)产业资本循环是指产业资本从一定的职能形式出发,顺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分别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了价值的增值,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过程。
(2)产业资本循环顺利进行,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同时并存;二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继起。
26.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
27.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
①资本周转时间
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反映了资本周转的速度。资本周转一次所需的时间越长,资本的周转速度越慢;反之则越快。周转时间由资本的生产时间与流通时间所构成。
生产时间是指资本处于生产领域中的时间包括劳动时间、劳动过程的正常中断时间、生产要素的储备时间,在这三部分时间中,劳动时间是生产时间中最重要的部分。要加快资本周转,一方面,要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劳动时间;另一方面,也要尽量缩短非劳动时间,如减少储备时间、自然力作用时间和停工时间。
流通时间是指资本处于流通领域中的时间包括购买时间和售卖时间。影响流通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包括市场供求状况、生产企业与市场距离的远近,以及交通运输和信息条件等。为了缩短流通时间,就要及时掌握市场信息,改进运输工具。
②生产资本的构成
当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比例不变时,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的周转速度加快,则预付总资本周转也加快;当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各自的周转速度不变时,固定资本比重越大,总资本周转越慢;流动资本比重越大,总周转越快。这是因为,固定资本价值是在多个生产过程中分批转移,并逐渐地分批加以回收;流动资本价值是在一个生产过程中一次全部转移,并通过产品出售而全部回收。相应地,两者的物质形态的更新方式也不同,固定资本在其跨越多个生产周期的较长的有效使用期内可不必更新;流动资本则需在每一生产周期开始前都得到及时更新。所以,固定资本是预付量大,且分批转移,因而价值回收较为缓慢,周转期长:流动资本是一次预付,一次全部回收其价值,因而价值回收期短,周转期短。
28.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不断发展和深化,主要表现如下1.两极分化加剧2.生产持续低迷3.金融危机频发4.生态危机突出5.世界经济严重扭曲(详见重难点导学P193-194)
垄断和竞争的关系
垄断是从自由竞争中形成的,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产生的,但是,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
这是因为:
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爭的经济条件
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
第三,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全部包下来。
30.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1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产晶极大丰富,是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必要条件;适应高度发展的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共产主义社会将彻底废除私有制,实行普遍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与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相适应,共产主义将按照自然资源的情说和社会成员的需要,对生产进行有计划的组织和管理;在共产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最终实现人类在分配上的真正平等。
(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在共产主义社会,阶级将会消亡,国家也会消亡,战争也将不复存在;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必将月于消失;不仅社会是和谐的,而且社会与自然之回也将达成和谐;与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社会关系的高度和谐相联系,人们的精神境界得到极大提高。
(3)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
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发展是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建立在个体高度自由自觉基础上的全面发展;日式分工的消除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自由时间的大大延长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劳动不再是谋生手毁而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共产主义是人类解放的实现,那时人类将最终从文配他们生活和命运的异己力量中解放出来,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