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名园|禅宗密境 假山王国——苏州狮子林介绍
中国园林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将神州大地点缀得格外绚丽夺目,其中江南私家园林以其超凡的艺术魅力享誉海内外,其旨趣追求上的寄情山水、营造技法上的道法自然、文化内涵上的士人气息等,都将中国传统造园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


狮子林
狮子林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城区东北角,邻近拙政园,是江南现存唯一始建于元代的园林,至今已有650多年的历史。狮子林与拙政园、留园、沧浪亭并称“苏州四大名园”,既有苏州古典园林亭台楼阁之人文景观,更以湖山奇石、洞壑深邃而盛名于世,素有“假山王国”之美誉。




寻根溯源
狮子林原为菩提正宗寺的后花园,公元1341年,高僧天如禅师维则来到苏州讲经,受到弟子们拥戴,弟子们买地置屋为天如禅师建禅林,初名“狮子林寺”。天如禅师谢世以后,弟子散去,寺园逐渐荒芜。
“狮子林”一名的由来
- 园内“林有竹万,竹下多怪石,状如狻猊(狮子)者”
- “狮”在古代通“师”,为纪念佛徒衣钵、师承关系,故名“师子林”,也就是弟子给师父建的园子
- 取自佛书中“狮子吼”一语(“狮子吼”指禅师传授经文)


狻猊形似狮子,传说是龙所生九子之一。右图为狮子林园内一块神似狮子的山石
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73岁的大书画家倪瓒(号云林)途经苏州,曾参与造园,并题诗作画(绘有《狮子林图》),使狮子林名声大振,成为佛家讲经说法和文人赋诗作画之胜地。清乾隆初,寺园变为私产,与寺殿隔绝,名涉园,因园内有五棵松树,故又称五松园。1917年为颜料买办商人贝润生购得,经9年修建,仍名狮子林。
园林撷珍
假山王国
狮子林长久以来一直以假山闻名,被称为“假山王国”。狮子林的假山大致可分东西两部分,东边的被称为旱假山,西边的被称为水假山。

东部旱假山遇大雨能一泄而干,故名。旱假山为元代狮子林遗存所在,是全园的核心精华。假山之上,石峰林立,怪石如狮,姿态各异。山中洞壑幽深,山道回环曲折,有“桃源十八景“之说。




西部水假山临水而筑,池水水位升高,则洞内涉水,游人需踯躅而行,似仙鹤戏水;逢洞外雨水瓢泼,洞内则水珠沥沥,别有情趣。




九狮峰
由太湖石堆砌而成,为狮子林众多湖石峰的代表之一,气势雄伟,玲珑奇特,因形似九头狮子而得名。峰石以粉墙衬托,勾勒出峰石清晰的轮廓,左侧有次峰相配,翠竹摇曳,更显峰石的奇曲高峻,变幻莫测。

真趣亭
位于古五松园南,倚廊而建,南面临水,卷棚歇山顶,山尖饰有瓶插牡丹图案。亭名取自宋代王禹偁《北楼感事》中“忘机得真趣,怀古生远思”诗句,意为悟得山林真正意趣之亭。

乾隆帝所题“真趣”匾额
燕誉堂
取《诗经》中“式燕且誉,好尔无射”之句而名。“燕”意为安闲,亦通宴;“誉”通豫,意为欢乐。即此为“宴请宾客的安乐之所”。此厅是苏州园林中较为著名的鸳鸯厅,陈设华贵,花台石笋,玉兰夹峙,为静观佳景。

问梅阁
早在元代已建有此阁,后贝氏重建,沿用旧名。外型采用重檐歇山顶,阁顶暗置水柜蓄水,可以将水流导向山石之间,形成瀑布。阁外梅树数株,阁中桌椅、藻井、地面均用梅花形图案,窗格采用冰梅纹,槅扇上书画内容也多取材梅花,紧扣阁名。

暗香疏影楼
取“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诗意得名。楼依湖而建,一层为通道,二层南面可欣赏古朴而幽静的园景。楼前有山石、梅花和池水,正合“暗香疏影”之名。

园林文化
园林禅意
狮子林不同于一般的文人山水园,其假山群深含禅意,体现了狮子林创始人的宗教思想。

狮子林园中所悬真如禅师画像
矧师之真实,可以破诸妄,平淡可以消诸欲。若以静默不二,则虽有形有声,犹不能悸,况乎无声无形,而托诸狻猊,以警群动者乎?
——天如禅师与弟子语
天如禅师维则借形似狮子的假山石峰,表达了面对“世道纷嚣”之时,禅意可以“破诸妄,平淡可以消诸欲”,以“无声无形”托诸“狻猊”以警世人,这就是维则建狮子林的佛心禅意。

承载了佛教教义的贝叶纹花窗
园林书画
天如禅师建园时,曾邀请倪瓒做“首席设计师”。倪瓒在当时是画坛大咖,和《富春山居图》的作者黄公望等人并称为“元四家”,在文艺圈犹如泰山北斗,影响力非同一般。倪瓒不但参与造园,还留下了著名画作《狮子林图》,狮子林也成为了江南文人吟诗作画的圣地。

元 · 倪瓒 《狮子林图》
清朝乾隆帝于第二次南巡之行中,特地按照倪瓒这幅《狮子林图》寻访到当时已然残破的狮子林园。面对失而复得的狮子林园,乾隆帝当即授意重修。这次的修缮参照倪瓒画作进行,为期数年基本修竣,词臣画家钱维城根据重修后的狮子林园,绘成一幅《狮子林图》,“以存庐山真面目”。

清 · 钱维城 《狮子林图》
故址虽存,已屡易为黄氏涉园,今尚能指为狮子林者,独赖有斯图耳。翰墨精灵,灵泉籍以不朽,地以传人,正此谓耶。
——乾隆
关于狮子林的画作,古往今来,特别是元明清以来,有记载的即上百幅,大多为写实作品。当代著名画家吴冠中独辟蹊径,以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创作水墨《狮子林》,引领观者进入抽象的园林奇幻世界。

吴冠中 《狮子林》
园林名人
说到狮子林,除了天如禅师、倪瓒和乾隆皇帝,还有一个对它产生深远影响的家族——贝氏家族。

上海颜料巨商贝润生与建筑大师贝聿铭
1917年,上海颜料巨商贝润生(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的叔公)从民政总长李钟钰手中以80亿银元购得狮子林,新增了部分景点,并冠以“狮子林”旧名,狮子林一时冠盖苏城。解放后,贝氏后人将此园捐献给国家,于1954年对公众开放。

贝润生作《重修狮子林记》记述兴修始末,刻于燕誉堂中堂屏风
贝聿铭为著名的美籍华人建筑师,代表作品有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和苏州博物馆,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幼时的贝聿铭曾在狮子林中度过一段童年时光,假山中的山洞、石桥、池塘和瀑布都会勾起他的无限幻想。

建筑大师贝聿铭
我后来才意识到在苏州学到了什么。现在想来,应该说那些经验对我后来的设计是有相当影响的,它使我意识到人与自然共存,而不只是自然而已。创意是人类的巧手和自然的共同结晶。
——贝聿铭

贝氏家族在狮子林里的合影


贝氏家族在狮子林中新建了石舫和湖中亭
四季园景






狮子林创园之早,在现存江南名园中仅次于苏州沧浪亭与绍兴沈园,其中大量保留了建园之初的假山景象,至今仍是全园精华所在,这些假山遗存,对于认识早期造园叠山极有价值。
此外,狮子林也是苏州私家园林影响皇家园林的一个典范。乾隆皇帝南巡回京后在颐和园和承德避暑山庄内仿建狮子林,引入堆叠假山的各种流派,丰富了北方园林的造园内容,是我国园林艺术史中的重要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