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中医代表人物(古代历史十大名中医)
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出现了很多医术精湛的名中医。他们精通各种医术,解决了很多疑难杂症,而且医德高尚,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今天为大家盘点一下其中的十位名医。
古语有云:“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古代许多人都抱有悬壶济世的伟大理想抱负,因此诞生了不少天下闻名的“神医”,他们的故事广为流传,至今读来仍让人感动。
针灸之祖——黄帝
远古时期,人们偶然发现身体的某个部位碰到坚硬东西,身体的疼痛就会减弱。于是他们渐渐开始用一些尖利的石块刺激身体的某个部位,以期减轻痛楚。这就是针法的由来。
灸法是远古人们偶然发现用火烧灼或烘烤身体的某些部位能够减轻疼痛,于是就用兽皮或树皮来包裹烧热的石头或泥沙热熨,用点燃的树枝或干草烘烤来治疗疾病。渐渐地人们就用艾草灸治疾病了。
医祖——扁鹊
扁鹊姓秦名越人,春秋战国时期的人。相传青年时期,秦越人以开旅馆为生。一天有个名叫长桑君的人来到他开的旅馆住宿。秦越人看到此人长相不凡,料定不是一般人。长桑君也有意寻找他医术的传人。就这样,两人一拍即合。长桑君考察了秦越人十年,最终觉得此人诚实可靠,便对他说:“我已经年老了,有秘方书想传授给你,你不要泄露。”
秦越人点头答应,就这样,长桑君的秘方书都传授给了他。最终秦越人称为一代名医,他救死扶伤,悬壶济世,广受民众好评。人们不称他的姓名秦越人而是以黄帝时期传说中的神医扁鹊的名字称呼他。
外科圣手——华佗
华佗是东汉末年著名的临床医学家。他早年在徐州一带游学,学习医术,后来一直在安徽、山东、河南江苏一带行医。曹操头疼病发,遍请名医不能治,于是召华佗医治。华佗用针刺法为其治疗,立竿见影。曹操想把他留在身边,可是华佗坚决不从,于是将他杀害。
华佗医术高超,精通各科,尤其擅长外科,他创制的“麻沸散”是最早的麻醉药,减轻了患者的痛楚,是我国医学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是东汉时期著名医学家,被人称为“医圣”。张仲景少年时博览群书,尤其喜爱医药类的书。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加之又有良师如张伯祖等人的指导,因而医术大进。他在做官期间都不忘为民治病,后来干脆辞官,专心撰写《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确立了中医学辩证施治的原则,明确提出理、法、方、药在内的一整套治疗原则,使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为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预防医学先驱——葛洪
东晋时期著名炼丹家葛洪在医学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葛洪的医学著作《肘后备急方》,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是因为他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人们常常备在肘后的实用书籍。
《肘后备急方》收集了大量救急用的方子,这都是他在行医、游历过程中筛选、总结出来的。非但如此,他还特意寻找那些比较容易找到或者价钱便宜的药材。这改变了以往救急药方不易找,而且价格昂贵的弊端。葛洪还是最早记录天花和结核病的医药学家。因此,他被称为“预防医学先驱”。
药王——孙思邈
孙思邈是唐朝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被人们尊称为“药王”。孙思邈十分重视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每次为病人看病,他都把心得体会记录下来。非但如此,他还拜访一些同行,搜寻治疗疑难杂症的药方,最终写成了《千金方》。此外他还参与了世界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的编撰。
孙思邈将良医的诊断方法总结为“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意思是说作为一名良医要像赳赳武夫般自信,要如履薄冰般谨慎,遇事圆活机变,不拘泥、不贪名、不夺利,胸中坦坦荡荡。
儿科之祖——钱乙
宋朝时,儿科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要归功于一个人,他就是被称为儿科之祖的钱乙。
小儿的疾病是最难诊治的。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小孩许多不能准确描述自己的症状,而且脉搏也比较微弱,这给诊断带来了许多困难。钱乙根据幼儿的这些特点,尤其重视望闻问切中的望诊。
钱乙看病不拘泥一家之言,对各种疾病的治疗都非常精通。他根据多年诊断经历撰写的中医儿科学专著《小儿药证直诀》,确立了中医儿科的诊疗体系。
法医之祖——宋慈
南宋法医学家宋慈,进士出身,曾任主薄、县令、提刑、安抚使等职务,他总结当时以及历史上的法医方面的经验,结合自己的实践,写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法医检验方面的医学专著《洗冤集录》。
《洗冤集录》涉及内容广博,详细记录了验尸、验伤、验骨、死伤鉴别,毒物分辨等各种知识,成为元明清三代司法官的必读书,时至今日这部著作仍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药圣——李时珍
李时珍出身医学世家,早年喜好读医书,他先后读了800多种医药书籍,并且到各地采集医药标本,修订诸家《本草》的错误,于1578年写成了《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是部中医药学巨著,书中收录药方11096则,药物1892种,其中有他自己发现的374种,另外还有1100多幅插图。《本草纲目》是李时珍对我国传统医药学一次全面总结的结晶,代表了当时医药学的最高水平。
《医宗金鉴》总修官——吴谦
吴谦是清朝初年三大名医之一。乾隆皇帝在位时,他进京出任宫廷御医,深得皇帝的赏识。他医德高尚,医术精湛,赢得朝廷上下一致赞誉。为此,他出任《医宗金鉴》的总修官。
《医宗金鉴》是清朝御制钦定的一部综合性医书,是我国综合性中医医书最完善简要的一种。这部书内容极为丰富,涵盖上至春秋,下到明清历代中医名著之精义,包含了内、外、妇、儿、针灸、伤、眼等各科。
吴谦饱读中医名著,结合自己多年的行医经验,在编修《医宗金鉴》时,比较各家学说,相互印证,为这部书的成功编撰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历代名中医千千万,上述十位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以其广博的学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共同成就了中医这门中华民族独有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