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常识 >

郁李仁功效与作用是什么(《神农识药》润下药之郁李仁)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02 11:02:31    


郁李仁,性味辛、苦、甘,平。归脾、大肠、小肠经。


《本草纲目》记载:

郁李仁,酸,平,无毒。大腹水肿,面目四肢浮肿,利小便水道。肠中结气,关格不通。通泄五脏膀胱急痛,宣腰胯冷脓,消宿食下气。破癖气,下四肢水。酒服四十九粒,能泻结气。破血润燥。研和龙脑,点赤眼。先以汤浸,去皮、尖,用生蜜浸一宿,漉出阴干,研如膏用之。


《本草崇原》记载:

郁李仁,气味酸平,无毒。主治大腹水肿,面目四肢浮肿,利小便水道。李乃肝之果,其仁当治脾。郁李花实俱青,其味酸甘,其气芳香,甲已合而化土也。土气化肢浮肿自消,小便水道自利。


《本草新编》记载:

郁李仁,味酸、苦,气平,降也,阴中阳也,无毒。入肝、胆二经,去头风之痛。又入脾,止鼻渊之涕。消浮肿,利小便,通关格,破血润燥,又其余枝。虽非当施之品,实为解急之需也。关格之症,最难开关,郁李仁善入肝,以调逆气,故能通达上下,不可不备也。


各家论述:

①《本草易读》:郁李仁,润肠逐水,破血消食。除水肿浮肿,导结气癖气。

②《药笼小品》:郁李仁,行水破血,润燥。治大肠气滞,关格不通。治标之药,精液不足而便结者勿投。

③《证类本草》:郁李仁,主大腹水肿,面目四肢浮肿,利小便水道。

④《本草乘雅半偈》:郁李仁,主大腹水肿,头面、四肢浮肿,利小便水道。

⑤《滇南本草》:郁李仁,润大肠。治四肢浮肿,开通关格,破血,利水道。皮治齿痛。


郁李仁


郁李仁是蔷薇科植物欧李、郁李或长柄扁桃的干燥成熟种子,其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下品。郁李仁辛、甘、苦、平,主归脾、大肠、小肠经,具有润肠通便、利水消肿之功,常用于气滞肠燥便秘及水肿胀满、支气管哮喘、水肿、脚气、小便不利等病证的治疗。郁李仁含有黄酮类、有机酸类、三萜类等化学成分。


郁李仁具体运用小提示:

1、郁李仁具有一定的促肠蠕动作用。(其中的郁李仁苷具有较强的致泻作用)


2、郁李仁具有一定的平喘祛痰作用。(其中的皂苷与有机酸类成分具有祛痰作用)


3、郁李仁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其中的苦杏仁苷能改变一些关键基因在不同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水平)


4、郁李仁具有一定的调节血糖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小肠内α-淀粉酶的活性来调节血糖代谢)


5、郁李仁具有一定的抗炎和镇痛作用。


6、郁李仁具有一定的抗惊厥作用。


7、郁李仁具有一定的扩血管作用。


特别注意:大便溏泄及孕妇不宜。


郁李仁图示


凡良药大多都有一些传说故事,郁李仁自然也不例外,今天小师弟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知道的故事吧。


扬州失守后,金兵南下,康王一路逃亡至江南。在一个酷热的夏日,他来到一座名为“净湘禅寺”的寺院门前。山门紧闭,无处讨水解渴。他绕到寺墙边,意外闻到阵阵酒酿般的香气。抬头望去,寺墙上方有一枝檇李果树,紫红色的果实散发奇香,让康王顿时精神一振。他认出这是天下闻名的禾城檇李,心生向往,决定进寺一探。


康王绕到寺院侧门进得院中,却见法师正将那株檇李树锯倒。康王惊呼可惜,法师却冷笑回应:“皇帝连江山都割舍,何必惜一棵树!”接着,他愤怒批评朝廷荒废治国之道,导致战火四起、生灵涂炭。康王虽被斥责,却无言以对,只能坦言自己正是法师责骂的“当今天子”。法师虽惊,但仍直言不讳,忧国忧民之情溢于言表。康王感佩其赤诚之心,没有责罚,反而倾诉逃难的经历。


法师被感动,从锯倒的檇李树上摘下四枚果实献给康王,愿以佛门弟子的心意激励他抗金复国。康王辞别后,骑马边行边品檇李。果肉鲜甜如琼浆玉露,他吃得津津有味,甚至连最后一枚檇李的核仁也咽下了。传说,自此净湘寺的檇李再不生核仁,而康王吃檇李的地方被称为里仁桥,后来成为南宋皇朝的一段传奇。


郁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