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郭文斌:我为什么讲《弟子规》?真是一部好用的幸福说明书!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5 20:15:00    

从1998年写长篇小说《农历》开始,到2018年在海口电视台录制《郭文斌解读〈弟子规〉》,对中华文化的功能性,越来越体会深刻。看过《农历》创作谈的读者都知道,我渴望写这么一本书:

它既是天下父母推荐给孩子读的书,又是天下孩子推荐给父母读的书;它既能给大地增益安详,又能给读者带来吉祥;进入眼帘它是花朵,进入心灵它是根。我不敢说《农历》就是这么一本书,但我按照这个目标努力了。

为此,我用了整整12年时间。2011年参加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选,在最后一轮投票中名列第七。这个成绩,已经出乎我的意料了。对于当时一个非著名作家来讲,紧跟张炜、莫言、毕飞宇、刘震云、刘醒龙等大家之后,也算是一桩奇迹了。180部参评作品,60位评委,六轮投票,最后获得提名,对我来说,真是非常满足了。为此,有许多出版社约稿,希望我能写第二部,冲击下一届“茅奖”。当时,还真动心了。开始写《农历》的姊妹书。但是写到一半,我就停下了。

《郭文斌解读<弟子规>》,郭文斌 著,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

因为就在那一年,我的生命中出现了一种全新的连我自己都无法明确的价值冲动,大于写出一部长篇,大于冲击茅奖,那是什么呢?

读过拙著《寻找安详》的朋友知道,就在那一年,《寻找安详》的发行出现了井喷状态,提前预订书的火爆局面,让出版社应接不暇。说明安详已经成为时代刚需。

这让我开始思考文化的功能。一天,一位《寻找安详》的受益者给我打电话,告诉我是现场感那节帮她走出恐惧时,我突然明白,文化一定要让百姓能用、愿用、常用、广用。必须像大米面粉一样成为百姓必需,像阳光空气一样让人离不开。为什么有那么多传统文化淹没于历史之中,而中医却活了下来,就是因为中医能够回应生命第一关切,是百姓的必需。

之后,我接二连三地得到反馈,有几位重度抑郁症患者,在读完《寻找安详》后,大为好转。找我的家长成几何级数增加,把我带进了之前我不知道的“生活”。我才知道,有那么多的人需要一种全新的、可操作的、功能性的“文化”。怎么办?

推荐大家看《寻找安详》是种办法,但不是所有人都能通过阅读解决问题。此前几年,我曾经在一些学校和单位讲“孔子到底离我们有多远”,就是想把当时在人们看来高高在上的圣贤智慧对接到日常生活中。但是实践了一段时间,发现《论语》好是好,可操作性不够。怎么办?就在各种典籍中寻找方便百姓操作的,能够像幸福说明书一样的读本。最后,我的目光落在《弟子规》上。

当我决定讲《弟子规》时,有一种声音问我,一位作家,要讲《弟子规》了,是不是太降低身价了?正在犹豫之间,老天给我赐了一位小宝贝,在陪伴他成长的过程中,我发现,真是没有哪部经典,像《弟子规》这样方便我“教育”孩子。妈妈叫他,他没有反应,我就来一句,“父母呼,应勿缓”;挑食,我就来一句,“对饮食,勿拣择”;妈妈还没有吃,他已经动手了,我就来一句,“长者先,幼者后”;便后不洗手,我就来一句,“便溺回,辙净手”;看完书,乱放一起,我就来一句,“读看毕,还原处”。越来越感觉到《弟子规》是大智慧,是把真理可操作化的难得之作。

就到全国去讲,果然受到大家欢迎。消息传到海口电视台,就有了我们的合作。节目一出来,更是得到人们的好评。被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多家电视台播出,被学习强国总网推送,被好多学校引进课程,甚至被一些致力于乡村振兴的志愿者整理成书,用内部书号出版。近年来,“寻找安详小课堂”以它为教程,做降低抑郁率、离婚率、犯罪率实践,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被新华社、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宁夏日报、宁夏电视台等全国多家媒体报道。

简装版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后,截止目前,已经十次重印。

现在,它的精装典藏本,将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了。在此,向为此书策划、编辑付出了大量心血的何志明社长、陈浪主任和各位编辑表示衷心感谢,也为这本书的出版发行付出心血的各位仁者表示衷心感谢!

更要向作者李毓秀先生表示衷心感谢!

(本文选自《郭文斌解读弟子规》后记,作者系宁夏文联主席、作协主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