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泌阳县:深耕精神沃土 绽放文明之花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3 14:44:00    

记者 方祥

一群好人,满城春风;十分耕耘,文明花开。日前,行走在泌阳县城的大街小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牌随处可见,礼让行人、扶老助困的行为已成日常风景。

泌阳,这座位于豫南的明珠小城,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魅力。它地处浅山丘陵区,地势起伏,宛如大地书写的诗篇。它不仅以10万亩果园带动了乡村振兴,更以持之以恒的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出满城道德之花,构筑起新时代文明风尚高地。

喜讯传来,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泌阳县荣获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同时双庙街乡阎洼村荣获第七届“全国文明村”称号。

好人辈出,满城新风

一个榜样,一面旗帜。该县将“好人文化”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创新建立了“身边好人”培树、宣传和激励帮扶机制。至目前,该县共评选出“泌阳好人”89名,其中薛海滨入选“中国好人”。

立体宣传让榜样力量深入人心。该县在媒体开设“凡人善举”“美丽乡村行”“人物风采”“盘古之子”“身边的感动”等专题专栏。建成好人主题公园,在灯箱、宣传栏等展播好人先进事迹。在全县开展“身边好人”巡展活动,营造学习好人、争当模范的良好氛围。

10万名志愿者,温暖一座城

“志愿红”已成为城市最温暖的底色。该县累计注册210多支志愿服务团体、10万名志愿者,掀起志愿服务红色热潮,“争当志愿者,积极做公益”俨然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时尚。

专业服务队伍精准对接需求。该县整合各类志愿者组成理论宣讲、科普文艺、法律援助等“10+N”支专业志愿服务队伍。涌现出泌阳县免费爱心粥屋、泌阳微帮等志愿服务组织,打造“爱心送考”“智慧助老 黄手环行动”等特色品牌项目。

从“五美庭院”到文明村镇全覆盖

该县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统筹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在乡村,以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打造干净整洁、幸福宜居的乡村环境。

盘活资源创造诗意栖居。该县创新提出“一宅变四园”的思路,鼓励村民盘活闲置宅院,将农家院变成菜园、果园、花园、游园,提升村庄绿化水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马谷田镇河南村将荒坡改造为梯田果园的实践,既创造了经济价值,又提升了村庄“颜值”。目前,该县共有全国文明村2个,省级文明村镇5个,市级文明村镇25个。

移风易俗,培育文明新风尚

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该县296个行政村、61个社区完成修订村规民约。各村(社区)成立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通过“上墙”公示让群众广泛知晓。

文明评选树新风。在该县范围内深入开展“乡村光荣榜”人物宣传选树活动,设置好媳妇、好丈夫、好妯娌、好儿女、好公婆、好邻居、创业好青年、好党员等类别。目前,乡镇级“乡村光荣榜”476名,择优推选出55名县级“乡村光荣榜”。

精耕细作,助力城市品质升级

文明创建如绣花般精细。该县对建设年代较早、公共服务设施不健全的358个老旧小区、单位家属院进行不同程度综合提升改造,累计受益群众5.37万户,惠及居民近15万人。实施城市路网贯通工程和老城区背街小巷改造工程,完成18条道路的规划与建设任务,安装371个道路指示牌和150多个监控设施。

卫生整治不留死角。该县加强对城乡接合部、城中村、背街小巷等卫生死角的日常监督管理,解决垃圾乱倾乱倒问题。提升改造专业市场3个,新建蔬菜水果市场1个、公厕25个、垃圾中转站11个、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1个、医疗垃圾处理场1个、厨余垃圾处理场1个,整治窨井盖4300个。

从“泌阳好人”的不断涌现到10万名志愿者的温暖行动,从“五美庭院”的创建到文明村镇的全覆盖,泌阳人用日复一日的坚持,将文明种子撒遍盘古大地的每个角落。

“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功,标志着泌阳县文明创建工作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辉煌已经载入史册,新的征程已经开启。全县上下将再接再厉、乘势而进,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泌阳而努力奋斗。”泌阳县负责人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