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快评丨共享单车自动落锁致摔伤?这不能是笔糊涂账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特约评论员 李康尼

正在骑共享单车,却遭遇自动落锁车轮抱死,导致严重摔伤——近日,有上海市民反映的共享单车突然落锁问题,引发社会关注。
据报道,类似情况并非个例,曾在上海、北京等多地发生,涉及多个共享单车平台。多位用户摔倒后向平台反馈,得到的回应是,没有记录显示存在自动落锁,可能是链条故障所致。
如今,共享单车已经成为不少市民最常用的交通工具,是城市便捷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因如此,单车在行驶中自动落锁的问题不容小觑。相关视频显示,突如其来的刹车,让骑行用户猝不及防、失去控制,常常导致连人带车大幅翻转摔倒,甚至有人因此多处骨折。如果“翻车”发生在路口等人群、车流密集处,还可能导致车辆相撞等交通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因此,车辆突然落锁绝非可以忽略的运行“小”故障,而是事关用户生命安全的大问题,必须加以正视和解决。
共享单车为何会出现“应锁未锁”“未锁硬锁”等问题?目前,相关平台给出的回应普遍较为模糊。可如果连具体原因都找不到,精准治理又从何谈起?
对此,相关平台有必要基于既有案例,追溯出现问题的关键原因、排查相关隐患,继而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如果是链条故障、老化等硬件问题,就需要加强车辆检修力度,避免问题车辆继续行驶在路上。如果是车锁感应失灵、反应延迟等系统问题,则需及时修复故障,增加安全冗余和意外防护机制,让用户使用起来更加安心。例如,可以优化锁具设计、增加防落锁机制,在感应到车辆行驶时,即便用户未扫码成功,也应避免简单粗暴地直接落锁。
此外,平台在平衡车辆管理和用户服务之间,还需以用户安全为先。比如,有网友就反映,自己骑行跨越省界等行政边界时,车辆会不加提醒突然落锁。类似系统设置,可能是为了方便平台有序管理车辆,但无论如何,突然落锁的方式都是对用户安全的不负责。相较而言,在用户跨区时设置语音提醒,通过信用机制进行“软约束”,显然更加人性化。
当然,对于类似的公共安全事件,仅靠企业自查自律还不够。有关部门还需及时出手,严肃查明导致车辆意外落锁的主要原因,并责令平台进行整改。同时,有必要完善相关事故的理赔和保险机制,明确平台等过错方的赔偿责任,不能让“未锁硬锁”导致的事故成为一笔糊涂账,让受到伤害的用户陷入维权困境。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共享单车(含电单车)投放总量约为713万辆,覆盖全国31个省份。当共享单车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补充,用户骑行安全理应重点关注。及时查明车辆“未锁硬锁”等故障原由,切实堵上风险,才能让广大用户真正放心、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