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机器人总产值首破2000亿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5 10:43:00

深圳“硬件强、软件不弱”的产业格局是如何形成的?将如何克服产业发展挑战?文|《财经》记者 焦建
编辑 | 苏琦
继无人机产业后,机器人正成为深圳具有产业链集聚效应的新领域。以2024年为例,当地机器人企业数量达74032家,产业链总产值则首次突破2000亿元,达2012亿元。4月24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联合深圳市机器人协会发布的《深圳市机器人产业发展白皮书(2024年)》(下称《白皮书》)透露了上述信息。根据这份已连续发布十年的白皮书还显示:与2023年相比,深圳机器人企业数量增长39.64%,产业链总产值则增长12.58%。与之相比,深圳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则为10.50%;在产业结构方面,深圳的非工业机器人企业则以56.25%的比例,首次超过工业机器人企业。推动相关数字增长及变化的原因,则被认为属于“结构性”,包含工业机器人规模化落地、服务机器人场景渗透加速、新兴品类与消费级市场扩容、技术跨界融合产业边界不断拓展等。解析深圳这一产业链起步源头,除宏观提早布局,也有一些深圳产业发展的共性背景:20世纪90年代,借创新升级经济时培育出的电子信息等行业,是深圳数十年来不断跨界培育新兴行业并升级的底牌。零部件供应丰富多样且迭代快,深圳电动汽车、无人机行业均延续着类似模式——借助原有供应链优势加快推出并迭代产品,进而吸引就近配套及推动产业链补链及升级。随着技术迭代加速,产品与应用场景结合更密切,服务推陈出新。具体到机器人行业,这一产业链完备带来的规模优势被认为依然有效。“留仙大道就是机器人企业的大本营,从触觉传感器、激光雷达,伺服电子、动力模组,再到机械臂、灵巧手,核心部件很容易找到优质供应商,可谓家门口交付。”一位产业链人士对《财经》称。此前的一项相关统计则显示:深圳的头部人形机器人企业国产化率超90%,产业链供应链本地化率突破60%。“粤港澳大湾区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同时拥有机电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地区。”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曾在2024年11月指出,“在其他地方,这种情况并不存在。”《白皮书》对此也解析称:深圳工业机器人产业链条建设基本完备,基础技术实力充足,在自动化控制器、无人化设备等领域具有一定优势,培育壮大了一大批优秀的本土机器人企业;在非工业机器人领域,深圳拥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包含核心零部件、操作系统与集成模块、本体制造,产品种类丰富,应用场景广泛。除在制造等方面具备较强的“硬件”基础,《白皮书》也指出,“人工智能、技术推广服务、应用软件开发等软性服务领域持续活跃,凸显深圳‘硬(件)强软(件)不弱’的产业格局”。相关机器人专利数量可对此形成一定佐证:2024年该市专利申请20531件,同比增长35.56%,专利授权7575件,同比增长36.14%。除核心部件专利数量持续保持领先,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卷积网络、程序控制、使用神经网络、学习方法等强调大脑、小脑能力相关的专利数量显著增多。在人才及研发集聚方面,深圳生产机器人的多家企业位于南山区,已在逐渐形成“机器人谷”。按照业内一般判断,这一集聚区位于深圳大学城及其周边,沿留仙大道、地铁5号线分布,恰好也是阳台山南部余脉和塘朗山之间的谷地。在这一地区目前布局着南方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等近十所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此外则是多家机器人公司分散排布,包括机器视觉识别领域的奥比中光,全球激光雷达出货量领先的速腾聚创,“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等。在场景落地方面,进入2025年后至今,继“机器警察”近日于市区街头亮相后,深圳市的机器人产业技术迭代与落地实用仍在持续加速。最新的场景,出现在机器人在工厂大规模工业场景中的规模化应用。据《财经》近日报道:当地相关企业正在落地机器人产品从单机自主向群体协同。所谓群体协同,针对的是面向多任务工业场景的通用人形机器人群体作业解决方案。相关人形机器人产品,已在国内部分新能源企业的5G智慧工厂开展协同实训。从作为物理载体的单机到多台机器人协同,其考验之一在于如何通过群体行为与外部物理环境进行交互从而实现高阶具身智能(Embodi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EAI),即将人工智能融入机器人等物理实体,赋予其感知、学习和与环境动态交互的能力。根据《2025具身机器人行业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报告》,目前具身智能算法环境感知与决策能力相当于GPT-2水平,数据依赖性强,泛化能力有限。而且多模态交互视觉、语言、动作协同尚未成熟,交互效率低,影响用户体验。而这亦被认为是深圳机器人产业“机电智一体化”版图中有较大发展空间的领域。更好地实现具身智能,也是近年来深圳相关企业积极竞争的核心领域之一。在政府层面,为加速行业突破,“深圳将围绕着智能机器人、具身智能等领域,尤其是灵巧手、柔性传感器、新型电机减速器等关键零部件,以及人工智能底层数学机理开展研究布局。”深圳市科技创新局一位主要官员近日表示。在资本层面,深圳也已开始构建“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模式。近期,深圳市宣布设立百亿元人民币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基金,以加强其在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业领域的领先地位。

责编 | 杨明慧
封图来源 | 视觉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