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点赞大连这位“90后”民警:他用大数据守护渔民安全
“以前报备得跑一趟派出所,现在喝杯茶的工夫就搞定了!”这是许多辽宁大连渔民在使用“慧治滨海”平台后的共同感受。过去,渔民每次出海、进港,报备船舶、人员信息,都要亲自跑一趟,手续繁琐,耗时费力。
“能不能让数据多跑路,让渔民少跑腿?”作为一名“90后”,大连市公安局沿海安全保卫局渔船民和港口管理大队副大队长王淘冉深知“以数据赋能警务”的作用。
“我们推出了‘慧治滨海’App和微信小程序。”王淘冉说,渔民只需在手机上完成注册登录,就可以轻松录入船舶信息、船员信息,并在每次出海和进港时及时进行线上报备,系统自动生成电子档案,方便查询与管理。

王淘冉(左一)和同事向渔民进行普法宣传。新华社发
王淘冉还牵头对原有的“港船管理系统”进行了优化升级,将“慧治滨海”小程序与“港船管理系统”进行深度联通。“通过大数据分析,我们能发现许多深层次的异常情况。”王淘冉说,系统可以自动识别船舶异常行为,及时预警并指导执法行动,不仅实现了对船舶、人员的精细化管理,更像是一个智慧的“大脑”,具备了强大的数据分析、风险预警等功能,提升了工作效率和管理精度。
今年以来,在智慧“大脑”的数据支撑和策略赋能下,大连市公安局沿海安全保卫局破获买卖船舶证件案5起、查扣“三无”渔船26艘、查处非法造船黑窝点2处,有力震慑了涉海违法犯罪。
大连市公安局沿海安全保卫局深入推进智慧公安海防建设,实现了公安、渔政、海事等多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治理,“信息孤岛”被打通,多部门形成联动。“智慧管理的升级形成了一张守护渔民安全的网,这张网挂满‘铃铛’,任何一个点触网,‘铃铛’就响了。”王淘冉说。
(新华社记者 郭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