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为哥哥种下的桑树,让三年级的弟弟实现桑叶自由……为蚕宝宝的口粮,浙江家长拼了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朱丽珍
“哥哥三年级时种下了这两棵桑树,今年轮到弟弟养蚕,实现了桑叶自由!”浙江家长吴女士没想到,自己随手发的一条朋友圈,很快在好友圈里炸了锅,还有朋友留言:千万留着这两棵桑树,等自家孩子养蚕那一天,口粮就有着落了。
进入四月,估计全浙江的三年级小朋友们,都在养蚕宝宝,因为科学课上,有一个单元专门以蚕宝宝为例,讲解动物的一生。
这项固定任务,也带来了甜蜜的烦恼。桑叶长什么样?哪里可以采到新鲜的?有人提前一年踩点锁定目标,有人干脆在家门口种下桑树……为了给蚕宝宝找口粮,家长们各个脑洞大开。

为儿子养蚕种下桑树
为了养蚕不求人
爸爸在露台种下桑树
“小区附近哪里有桑叶吗?”如果这段时间,微信群里有人发出这样的疑问,不用猜,大概率是家有三年级的小朋友,正在完成科学课的养蚕观察任务。
据说,蚕宝宝每天吃的食物重量是体重的50倍,而桑叶是最适合它们的口粮,这意味着需要大量的桑叶来维持生长和发育。
桑叶从哪里来?浙江家长陷入全城搜索状态,家中蚕宝宝嗷嗷待哺,需要四处寻找桑树,来提供救命的口粮。
相比之下,金华家长吴女士就淡定很多,小儿子上三年级,按照科学课进度,最近已经开养蚕宝宝,但全家不用四处奔波,家里的露台就随时可采。
原来,两年前,吴女士大儿子上小学三年级,有过养蚕宝宝的经历,当时爸爸觉得桑树不好找,干脆网购了两棵桑树苗,直接种在了露台上。

种在露台的桑树
经历春萌夏盛、秋敛冬蛰,两个儿子越长越高,如今小儿子也上了三年级,而露台上的两棵桑树,也蹭蹭蹭地长高了不少。这两天春暖花开,桑树已经长出了嫩绿的枝叶,真正实现了养蚕人的桑叶自由。
“很多朋友家的小孩比我们家小,特地嘱咐让我留着这两棵桑树,以后他们也要来采。”养娃和养植物的成就感,在这一刻得到了满足。
跟吴女士一样,有超前眼光的家长不少,而且还总结出了经验。
程女士家的桑树,是去年3月底种下的,特地买的“强桑一号”树苗,发货地就在海宁。这种桑树的特点就是桑叶特别大张,很适合作为蚕宝宝的口粮树。
“买来的时候像是一根木棍,经过一年的生长,开枝散叶,养蚕不求人,也不用去买桑叶了。”程女士直呼,自己种一棵桑树,性价比超高。
还有家长很自豪:“聪明如我,去年在单位空地种了两棵桑树,今年就满足了小朋友们的养蚕需求。”
看到过来人的经验,不少家长都像求知若渴的学生,一个劲地讨教:“请问哪里买桑树苗?我家现在二年级,现在已经养了蚕,我再种一棵,为三年级做准备。”
还有家长提醒:“自己种的桑树,最顶尖的嫩芽不要摘,这样吃完一批叶子,下一批也就长出来了,刚好可以接上。”

两棵桑树已经长大
踩点爬树把小区桑树薅到秃
其实还有更省心的方案
相比家有口粮,心中不慌,不少爸爸妈妈这两天,正四处打听哪里有桑树。
“我妈单位楼下的桑树都被薅干净了,后面同事还帮忙搬梯子摘高处的叶子。”
“我们小区有几棵,去年被我们这些三年级的薅秃了。”
不少家长打探到了一些桑树的“出没地”,主动给其他家长一些参考;还有家长热心地采回桑叶,一小包一小包装好,分给同小区的邻居救急。
为了一片桑叶,还上演了危险一幕。

为采桑叶爬到了树上,危险
孙先生是科学老师,前几天开车到朝晖公园旁边停车,结果正巧看到了一个揪心的画面。
“一个大伯,爬上了一棵桑树,踩到了其中一根分枝上,在那采桑叶。”孙先生知道大伯是为家里的孩子采蚕宝宝的口粮,但他喊也不敢喊,拉也拉不动,摘也摘不到,只能在旁边小声提醒小心,“也想呼吁年轻的爸爸妈妈,桑叶可以淘宝买,实在不行咱这作业不做了,可以用其他办法补救。家里老人以为自己老当益壮,万一出个意外,不是心疼医疗费也不是家人多一件事,是身体受苦。”
周边采不到桑叶,其实完全有替代方案。
杭州家长陆女士,为了三年级女儿的养蚕作业,前几天网购了一只“养蚕太空舱”,店家配送了桑叶,暂时解决了蚕宝宝的口粮问题。
陆女士坦言,自己老家在河南,没有怎么见过桑树,让她在小区附近找桑叶,估计一时半会找不着,也不认识,“去年到西溪湿地玩的时候,外婆发现了几棵桑树,想着今年养蚕可以去摘一点。”
今年她发现,网购桑叶更挺方便,一些生鲜购物APP上就有卖,“不到8块钱可以买到120克,还送蚕卵。”虽然购物说明上写着上汤佳肴,但很多家长都是买回去给蚕宝宝吃的。
这段时间,海宁周王庙镇云龙村的村民,正忙着分装桑叶、蚕卵,今年村里已被预订出10万多盒蚕宝宝,平均每天要向全国各地发出2000多个快递。每个蚕盒都配有一小包桑叶,20多个蚕卵和两只养蚕盒,不少小学都是提前半个多月向村里预订,一站式解决了养蚕烦恼。

小小的蚕宝宝
养蚕背后有悲伤的故事
还有全家浓浓的爱
关于蚕宝宝,经历过的家长,能说出不少段子,有的故事里还带有一点悲伤。
“每天都在找桑叶的路上,结果吃了公园采的桑叶,蚕全都死了。”
“听说莴笋叶可以替代桑叶,结果吃了以后蚕宝宝一直吐绿水。”
“小区有一棵桑树,谁知道每周都会消杀蚊虫,蚕宝宝全军覆没了。”
“不知道是采的桑叶洒过农药,还是沾了雨水,肥嘟嘟的蚕宝宝们突然不动了,最终的死因是个谜。”
还有家长说,自己没经验,家里插了电蚊香,结果蚕宝宝开始摇头晃脑,中毒不浅。
邵女士是一名警花,身为“女汉子”的她,面对软趴趴的蚕宝宝,跟很多家长一样,也会吓得冒出鸡皮疙瘩。去年,家里三年级的大宝养过蚕宝宝,虽然只有9条,却忙得全家人团团转。
“尤其到了后期,食量不小,一天要吃掉20多片桑叶。”为了这点口粮,孩子爸爸从十几公里外的地方采过桑叶,外公外婆还从170多公里外的地方采了带回来。如今回过头来看,全家人认认真真地对待孩子的实验,给孩子的童年留下了很珍贵的体验和回忆。
有妈妈回忆:“我家大娃养蚕宝宝的时候,桑叶供不过来,我求助乡下的外婆,她居然直接砍了一棵小桑树带来。那天下班回家看到家门口的桑树,顿时感受到了浓浓的爱。”
还有妈妈说,今年养了蚕,每天带孩子去溜达找桑树,周边桑树位置都已经排摸清楚了,过程中也观察了桑树,了解了品种,对即将成熟的桑果充满着期待。“看到有人在砍桑树,聊起怎么保护桑树,孩子说家家养蚕就可以了,很有意义。”

茁壮成长的蚕宝宝
“从一枚像芝麻粒一样小小的蚕卵,小心翼翼地等待它们孵化成黑黑瘦瘦的蚁蚕。等待每次的蜕皮、成长,等它们变得白白胖胖,看着蚕宝宝长大,满满的都是对生命奇迹的感叹。”相比寻找桑叶的繁琐,调侃养蚕宝宝是“家长的噩梦”,在很多家长看来,这也是与孩子珍贵的亲子体验。
正如钱江晚报在升学宝微信号的调查问卷中,一位家长留言:杭州的娃都是养过蚕宝宝和蜗牛的,每天晚饭后领着娃找桑叶的日子早就过去了,还是挺怀念的。
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