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信阳发布重要通知!事关所有中小学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6 12:27:00    

民生信阳视频号

更多新闻资讯、直播尽在这里!











信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信阳市全面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十条措施的通知

信政办〔2025〕12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羊山新区,各有关单位:


《信阳市全面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十条措施》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信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4月11日


信阳市全面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十条措施


为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措施:


一、完善服务平台。搭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三级服务平台,建强信阳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加强县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规范化建设;各中小学校全部建立标准化心理辅导室,坚持按时开放,专人值班辅导。(责任单位:市教育体育局、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团市委、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排名第一为牵头单位,下同;以下各项措施均需各县、区政府和羊山新区管委会负责,不再一一列出)


二、建强人才队伍。加快配齐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各中小学校至少配备1名专职教师,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市级每学年开展心理健康教师任职资格培训、专职教师技能提升培训和管理人员培训,各县区每学年要组织开展面向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德育骨干、学科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其他学科教师每年至少完成10学时继续教育培训。组建心理健康服务志愿者队伍,优化标准化服务内容,认真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进村居(社区)行动。(责任单位:市教育体育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团市委)


三、抓实校园教育。坚持以五育并举促进心理健康,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融入学科教学,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心理健康课作为必修课列入课程表,小学、中学各年级每学期分别不少于6课时、7课时,课程开设形式以活动为主。(责任单位:市教育体育局)


四、减轻学生负担。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进一步落实“双减”工作要求。开齐开足上好体育与健康课,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展两小时综合体育活动。持续加强作息、作业、考试、评价管理,禁止在职教师违规补课,严格规范办学行为。(责任单位:市教育体育局、市科技局、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市场监管局)


五、关爱重点群体。建立健全部门协同机制,特别关注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重点群体,着重关爱新就业群体家庭子女、流动儿童、有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持续完善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和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三个清单”,一对一进行疏导干预。(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委网信办、市教育体育局、市公安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六、健全筛查和干预机制。联合多部门建立市、县(区)、校三级联动机制,健全“学校—年级—班级—朋辈”四级预警网络。面向小学高年级、初中和高中阶段学生,每学年至少开展1次全员心理健康测评,建立“一生一策”心理健康档案,并加强分析研判,制定心理危机工作预案,做到学生心理问题早发现、早干预。探索运用AI有效赋能,破解心理健康服务资源瓶颈,强化源头预防和过程疏导,实现筛查—预警—干预闭环。(责任单位:市教育体育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七、强化医教协作。支持符合条件的医院,规范设置心理门诊和睡眠门诊。依托医院独立的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富人文精神的综合性心理健康服务。推广应用全国统一的心理援助热线12356,提供24小时服务‌。组织心理诊疗机构(医院)与中小学校合作进行“校医共建”,建立学生心理问题转介诊疗“绿色通道”。(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教育体育局)


八、建立“教联体”。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建设,依托“爱心热线”和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提供常态化家庭教育和心理关爱服务。卫生健康委、宣传部、关工委、团委要统筹协调社会资源,提供必要支持,协同推进覆盖城乡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各县区全面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力争到2025年达到50%、2027年达到100%。(责任单位:市妇联、市关工委、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团市委、市教育体育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九、注重宣传引导。规范开展科普教育,宣传、推广典型经验做法,稳妥把握信息发布、新闻报道和舆情处置。举办系列活动,打造“青心之约”心理健康教育信阳品牌。相关部门加强日常监督,及时发现、清理、查处非法有害出版物、信息、网站、自媒体,加大校园周边整治力度。(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教育体育局、市公安局、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十、加强实施保障。各县区政府落实领导责任,相关单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学校发挥主体作用,系统强化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各级财政将心理健康教育经费纳入同级政府财政预算,并视情况建立增长机制,保障工作正常开展。(责任单位:市教育体育局、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委政法委、市委网信办、团市委、市妇联、市关工委、市科技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市场监管局)


附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任务清单

简明问答:《信阳市全面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十条措施》

来源:信阳市人民政府网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