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分享中医养生知识 开启健康生活的“东方智慧”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2 17:16:00    

驻报全媒体记者 王捷 通讯员 熊立菊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常常被各种健康问题困扰。而中医养生,蕴含着千年的智慧,以其独特的理念和方法,守护着人们的健康。今天,驻马店魏道德骨科医院康复科主任、中医副主任医师王江伟带大家走进中医养生的世界,分享一些实用小知识。

顺应四时,起居有常。

中医强调“天人相应”,人体与自然界是一个有机整体,四季变化对养生有着重要影响。

春季:阳气生发,万物复苏。此时应早睡早起,多到户外散步,感受春日气息,让身体的阳气随着自然一同舒展。同时,在饮食上可适当食用一些具有疏肝理气作用的食物,如韭菜、豆芽、菠菜等。

夏季:气候炎热,人体阳气外浮。要注意晚睡早起,中午适当小憩以养心安神。避免贪凉饮冷,可多喝一些荷叶茶、绿豆汤等清热解暑的饮品,饮食宜清淡,多吃冬瓜、苦瓜等清热利湿的食物 。

秋季:天气转凉,万物收敛。应早睡早起,使肺气得以舒展。秋季气候干燥,容易伤肺,可多吃一些润肺生津的食物,如梨、百合、银耳等,还可根据个人体质适当进行艾灸,以温养脏腑。

冬季:万物闭藏,阳气内藏。宜早睡晚起,等待阳光出现再外出活动,以保护体内阳气。饮食上可适当增加温热性食物的摄入,如羊肉、桂圆等,同时注意保暖,尤其是腰部、脚部等部位。

饮食调养,合理搭配。

中医讲究“药食同源”,饮食是养生的关键环节。

均衡搭配:遵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原则,保证各类食物的合理摄入。主食以谷物为主,搭配适量的肉类、水果和蔬菜,为身体提供全面的营养。

根据体质选食:不同体质的人饮食也有差异。例如,寒性体质的人可多吃一些温热性食物,如生姜、花椒、肉桂等;热性体质的人则应多吃清热降火的食物,如苦瓜、黄瓜、荸荠等;气虚体质的人可以多食用山药、红枣、黄芪等补气的食物。忌暴饮暴食:每餐七八分饱即可,避免过度进食增加肠胃负担。同时,要注意饮食规律,定时定量,细嚼慢咽,这样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

情志调节,心态平和。

中医认为“七情致病”,情绪的过度波动会影响脏腑功能,导致疾病发生。保持良好的心态是养生的重要内容。

学会放松:现代生活压力大,要学会通过冥想、瑜伽、听音乐、旅游等方式释放压力,让身心得到放松。当感到焦虑、烦躁时,不妨尝试深呼吸,静下心来,排除杂念,使情绪逐渐平复。

培养兴趣爱好:书法、绘画、下棋等兴趣爱好不仅能丰富生活,还能修身养性,帮助我们调节情绪,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经络养生,强身健体。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通过刺激经络和穴位,可以调节脏腑功能,增强身体免疫力。

按摩穴位:常见的养生穴位有足三里、涌泉穴、关元穴等。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经常按摩足三里可调理脾胃、补中益气;涌泉穴在足底前掌凹陷处,按摩此穴有滋阴降火、强身健体的功效;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三寸,按摩关元穴能培元固本、补益下焦。

拍打经络:每天适当拍打身体的经络,如拍打胆经(位于身体两侧,从臀部外侧沿大腿外侧向下拍打),可促进胆汁分泌,帮助消化;拍打膀胱经(位于后背正中线旁开1.5寸和3寸处,以及腿部后侧),有助于排出体内毒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