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漳州市芗城区:25条“幸福路”串联乡村振兴梦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10:34:00    

海峡导报·新福建客户端4月1日讯(记者 赖雅红 通讯员 刘钦赐 郑文典 王景利 文/图)村民富不富,基础在公路。农村公路一头连着广大村民,一头连着致富希望。近年来,漳州市芗城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全力加快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去年,漳州芗城区完成25条农村公路改造提升,涵盖南坑街道、石亭街道、浦南镇、天宝镇4个镇街中的32个社区、行政村,总里程约44.496公里,总投资约1.0亿元。项目建成后有效地推动芗城区“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提质增效,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助力芗城区乡村振兴事业高质量发展。

据统计,“十四五”以来,漳州市芗城区新建改造农村公路70多公里,完成投资约6亿元,充分发挥农村公路建设效益。结合乡村振兴“串点连线成片”工作,推进公路与产业融合发展,芗城区初步形成浦南镇“一藤五叶多瓜”,天宝镇农业版“四菜一汤”,石亭街道、芝山街道“曲径”变“坦途”的乡村振兴新局面。

石亭片区

数十年的坑洼路变水泥路 幸福感上升

阳春三月,在芗城区石亭街道北斗中学校门口,一条平坦宽敞、整洁漂亮的沥青路,在阳光下熠熠闪亮。周边厂房进进出出的车辆,一片忙碌有序的景象,给春日里的蔡漳路沿线增添不少生机。

“这条路改造提升后,周边群众出行更方便、顺畅。”芗城区石亭街道北斗社区书记黄金行说,曾经这里是一条水泥路,路面存在老化、破碎、裂缝等问题,下雨天经常积水,接送小孩上下学很不方便。如今水泥路变成了沥青路,原先脏乱差不见了,噪音也变小了,对周边学校上课、居民休息都提供一个比较安静的环境。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蔡漳路南坑街道团部桥配套道路,去年改造提升后,周边的群众都称好。“这条路已建40多年,去年铺设水泥路,环境变美了、出行更顺畅,幸福感油然而生。”林亚根在芗城区南坑街道蔡漳路坑头村经营一家理发店,以前这条路坑坑洼洼,一到下雨天,都是水泥坑,出门一趟脚上、车轮都沾满水泥,出行太不方便。

石亭片区作为芗城区西北部片区第一标段,去年该片区共建设5条路段,总投资为1962.7 万元。主要建设内容有路面白改黑、增设排水设施、增设太阳能路灯等。

浦南片区

13条道路改造提升 助力农村产业发展

芗城区浦南镇蓬莱村地处九龙江北溪与龙津溪冲积三角地带,距漳州市城区20公里,全村现有人口245户近千人。村民主要以种蔬菜为生,但闭塞的交通状况限制了农村产业的发展。

芗城区浦南镇丰武路。

要想富,先修路。路不通,乡村振兴无从说起。去年浦南镇蓬莱社区的丰武路进行改造提升,加铺沥青,边坡用挡土墙做防护,村民再也不用担心下雨天路段塌方带来的不便。此外还进行路肩硬化压顶、排水涵洞工程、交通工程、管线工程等,路线全长 4.062 公里,投资金额为672.5万元。如今,车辆行驶在丰武路上,只见干净整洁的道路两旁,绿树成荫,不时有一幢幢漂亮的楼房映入眼帘。

去年,芗城区浦南片区作为西北部片区第二标段,共改造提升13条路段,总投资为5086.9万元。主要建设内容有旧路加铺水泥砼路面改造、增设照明工程、路肩硬化压顶、边坡防护、完善排水工程及交通工程等。

天宝片区

旧房拆迁拓宽道路群众出行更方便

村里的道路“白改黑”、拓宽后,村民都叫好。”芗城区天宝镇埔过村村民韩亚食说,原来村里的路很窄,一辆汽车都开不过去,给村民出行带来很多不便。得知村里道路要拓宽改造,他第一个同意拆除自家店面,支持道路改造提升。村民们都非常支持,如今水泥路变成了沥青路,路变宽了,也变得好走了。

芗城区天宝镇埔过路。 导报记者 林敬言/航拍

位于芗城区天宝镇盘古村村口一条“白改黑”道路宽阔又平坦,这条道路就是布盘路(501县道)配套道路提升改造工程项目,该道路路线总体走向由东往西,途经天宝镇布坑村、仙都村、盘古村,路线全长9828米。“道路改造提升后,村民的出行更加便利。”盘古村村民韩建宁说,全村有1700多人,主要产业是食用菌、香菇、渔业养殖,道路改造提升,村里的环境变好,交通更便利,有利于推动村里的产业向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芗城区天宝镇布盘路。导报记者 林敬言/航拍

埔过路配套道路提升改造工程项目只是芗城区天宝片区7条道路改造提升项目之一。去年芗城区天宝片区改造提升7条道路,全长18.532公里,总投资6483多万元。自2024年11月份开工至今,7条道路已全部通车。这些道路建设主要为道路工程改造、旧路加铺沥青路面改造、排水工程、交通工程、照明工程等。

来源:海峡导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