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理论周刊丨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1 06:03:00    

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

□ 张富文

今天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

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同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是中国共产党同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揭示了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的基因密码,对于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的理论逻辑

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这一论断具有深厚历史唯物主义支撑。为谁谋利益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的试金石。马克思指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利益是思想的基础,利益决定思想,“‘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利益推动生产和生活,“每一既定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他们还进一步强调,“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列宁也指出:“利益推动着民族的生活”,利益是“人民生活中最敏感的神经”。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利益的相关论述以及共产党要始终为人民谋利益的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石。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为人民谋利益,一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应该使每个同志明了,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邓小平同志也指出:“中国共产党员的含义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要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精神状态上有显著的进步,党员为人民服务而不谋私利的觉悟有显著的提高”。这些都为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提供了直接理论来源。

不谋私利才能谋根本、谋大利,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私,而天下自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讲宗旨,讲了很多话,但说到底还是为人民服务这句话。我们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中国共产党始终以百姓心为心,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这是我们党敢于自我革命的勇气之源、底气所在。”正因为无私,才能本着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经常检视自身、常思己过,才能摆脱一切利益集团、权势团体、特权阶层的“围猎”腐蚀,并向党内被这些集团、团体、阶层所裹挟的人开刀。

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的历史逻辑

中国共产党穿越百年风风雨雨,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多次在危难之际重新奋起、失误之后拨乱反正,成为打不倒、压不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和责任,就是带领广大人民实现自己的利益,最终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纵观百余年党史,我们党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植根百年中国共产党历史,这是中国共产党历经沧桑而永葆生机活力的制胜密码。

中国共产党从一成立就明确宣告中国共产党始终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站在一起、始终忠实代表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除此之外,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党的所有工作,不论是开展革命斗争、建立武装力量、构建政治制度、进行经济建设,还是推进改革开放,都以人民利益为根本考量。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在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历史关头,党都是从人民利益出发,对人民有利的就坚持去做,对人民不利的就坚决反对。党坚持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不断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从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看,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符合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与趋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既然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体,维护人民的利益就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穿透历史的表象,深入历史最本质的深处,坚持人民基本立场、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谋求人民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坚持“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以百姓之心为心”,推动人类社会历史进程。

从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看,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这是百年党史凝结而成的宝贵经验。“天地之间,莫贵于民。”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革命、建设、改革历程中理论上的每一次创新,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成为百年大党强党,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始终为人民利益而不懈奋斗,而非像中国近代以来曾经存在过的其他政党一样谋取自身政党的私利。中国之所以能够迎来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之所以能够用百年历史深刻影响世界历史进程、深刻改变世界发展趋势和格局,依靠的也是始终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而非追逐自己特殊的利益。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是百年党史的结论,是百年党史智慧的结晶,是百年党史历史精神的精华。

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的实践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因此,中国共产党始终能“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中国共产党是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利益的政党,始终为人民利益而接续奋斗。党的奋斗目标和人民的希望诉求相一致,以人民所忧为忧、以人民所乐为乐,与人民一体同心、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我们党“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

党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而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共产党人为的是大公、守的是大义、求的是大我,要以人民利益为重、以人民期盼为念。建小康、战贫困、促改革,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形成奋进新时代的强大力量,创造了让世界刮目相看的奇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昂首迈进、阔步向前。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深入实践,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96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搬迁,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了坚实基础,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在中国,党领导人民建立的国家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政府称为“人民政府”,党缔造的军队称为“人民解放军”,党的干部称为“人民公仆”,党中央的机关报称为“人民日报”,中央银行称为“人民银行”,等等。为人民谋利益深深融入党的血脉,成为中国共产党人薪火相传、永不磨灭的精神基因。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群众利益无小事,要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中国共产党办好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养老、托幼、住房等民生实事,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和均等化水平,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推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取得新进展。中国共产党在超大人口规模国家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还体现在坚持人民至上价值观的践行上。中国式现代化是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维护人民利益、满足人民诉求、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化。而政党治理、利益至上、人民理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三大基石,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提供重要支撑。政党要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顺应人民对文明进步的渴望,努力实现物质富裕、政治清明、精神富足、社会安定、生态宜人,让现代化更好回应人民各方面诉求和多层次需要,既增进当代人福祉,又保障子孙后代权益,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作者系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