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李沧教育全线发力 学生成长更有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3 10:22:00    

临近开学,一批李沧区即将上岗的新教师正在加紧开展暑期培训。而在青岛李沧区教育研究发展中心里,中心副主任兼教研室主任吴永峰也在与4位英语学科教研员进行“茶馆式”教研,而这4位教研员中有3位是新成员。青岛早报记者了解到,今年李沧区教育再放“大招”,作为教育教学中的核心,李沧区把教研员梯队不断扩编、精心打磨,组建起一支能融入学校、融入教研的顶尖队伍,为即将迎来的新学期全力赋能。

李沧区教育提质增优,为学生全面发展赋能。

教研员“不简单”

需要能“教”又能“研”

  “想提升教育质量,就要抓教研员队伍。”在对李沧区教育和体育局局长王晓光的一次采访中,提起近几年李沧区教育工作的核心,他曾这样告诉记者,想要一个区的整体教育质量有成果式进步,那这个区的教研员队伍一定要够硬核。

学生们在操场上开心做游戏。

  众所周知,教研工作是保障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作为学科带头人,教研员的核心职责涵盖教材体系研究、教学理念推广、教研活动组织及课堂教学质量督导。他们需要通过听课评课、教案指导、示范授课等方式建立教学标准,并推动创新教学模式实践,因此,教研员的工作至关重要。

  “以前一位教研员要负责全区的学校,现在我们要不断扩大教研员队伍的数量,让教研员能够真正融入学校、融入学科教研里。”吴永峰介绍,李沧区本次教研改革增加了教研员的数量,教研员总数由之前的22人扩至27人,“扩编”教研员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教研工作在学校中针对指导更精准。

  据了解,此前,李沧区义务教育段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分别有3位教研员,分别负责1—4年级、5—7年级、8—9年级的学科教研工作。这次教研员队伍扩大,将衔接段纳入到了小学段,即语数外三科划分为1—7年级段、8—9年级段两段,让学段衔接更有系统性。同时,语数外三科的1—7年级段教研员分别增至3人。这样一岗多人的教研员配置,目前在全市还是首创。此外,这次李沧区教研工作的变动中,还首设了德育教研员,调整了音体美及家庭教育等学科教研员的职能。这样一来,让教研工作和行政管理工作实现更深入的融合。

  “教研员要能‘教’还能‘研’,要有能力把自己的教研成果展示出来,才能起到共享经验、解决问题的作用。”吴永峰告诉记者,一般周一教研员队伍会进行研教展示,周二到周五,一起到学校进行集体教研。教研员每年必须面向全区开设不少于21节的三大课程示范课;必须举行一次有教育新思想的专题讲座,由教研员本人主讲;要组织一次有意义的集备展示;要组织一次全区新课标思想研讨会;要参与强校提质等项目的课题研究;要参与教学述评工作,相关科室、学校校长现场打分等。这样反复打磨,才能不断解决教研过程中的问题。“都说在李沧区当个教研员不容易,因为会面临被‘淘汰’的风险。”吴永峰说。李沧区的教研工作,每五年为一个周期,每年教研员的听评课、教学研究、工作述职三项工作都要被考核,如果不合格将被淘汰;连续三年一直保持后三名,也将面临末位淘汰。也正是在如此严格的考核制度下,李沧区的教研工作更加科学严谨,教研员与学校之间的沟通更加紧密,让越来越多的李沧区学子,顺利步入理想高中。

提升校长领导力

为教育注入新活力

  近日,李沧区教育系统暑假读书班正在进行中,学校校级以上领导、新提拔的副校级领导均参与了培训。培训围绕融合教育发展趋势和实践、教育宣传和舆论生态构建、基础教育人才选拔等内容展开,通过专题讲授、学校案例介绍等,着力强化学校管理团队的使命担当、战略视野和实战能力。

  要当好校长,就要先当好老师。吴永峰表示:“校长首先要在一线教育教学上有硬实力,并且能引领一所学校的教育质量提升。”据了解,近年来,李沧区持续开展校长领导力提升工程,邀请全国知名校长来李沧区传道授业,提升校长办学治校能力。李沧区的校长坚持扎根教学一线,带头上课听课评课、带头集备教研、带头承担课题研究,在全区教育系统营造了聚精会神抓教学、一心一意提质量的浓厚氛围。学校的中层干部除了承担管理任务外,均扎根教学一线承担教学任务。

  青岛沧口学校教育集团总校长李雅慧,坚持“以诚待人、以爱执教、以仁治校、以心换心”的教育理念,全面提升学校满意度,赢得良好的社会口碑。她立足讲台,示范引领,创新教育思维,坚持从课堂中滋养生命,紧抓育人主阵地。青岛61中校长李刚,始终坚持“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的教育思想,立足提升学生学科素养,坚守教学岗位一线,兼任8年级两个班级的物理教学。在教学中,他自制教具、创新实验,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把抽象的物理知识呈现给学生。他带领教师以“和进61”为品牌,着力于学校“和进助学”教育改革,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办老百姓满意的初中学校。

持续扩优提质

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

  近几年,李沧区的改变不仅是拓宽的马路和高楼林立的街道,更多的是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教育的变化——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升入优质高中的学生越来越多。李沧区在连续实施两期教学质量提升三年攻坚行动的基础上,2024年接续启动教育教学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将提升教学质量放在优先发展的突出位置。不仅如此,李沧区还连续七年举办教学节,营造出重视教学的良好氛围。

  除了成绩的提升,李沧区还关注打通学段衔接壁垒,在全市率先推动幼小初高各学段有效衔接。扎实推进小初衔接,实行初中、小学校级干部和教师互派挂职,增强初小融通。同时,在全市率先设立小初衔接教研员,贯通初中与小学知识体系与培养路径,实现初中与小学课程的有效衔接,推动实现教学质量的整体跃升。扎实推进幼小衔接,从习惯养成教育入手,让幼儿园孩子更好适应小学生活,为小学学习打下良好基础。高度重视初高衔接,主动对接青岛二中、青岛五十八中等优质高中学校,推动高中教学与初中教学相互衔接,用新高考理念引导初中教学提质。

全线发力

多个领域捷报频传

  李沧区的学子不仅在学业水平考试中亮出理想成绩单,更在多个领域捷报频传。近日,在日本川崎举行的世界青年跳绳锦标赛中,来自李沧区东川路小学五年级一班的学生曹馨月发挥出色,最终以1056次的成绩夺得3分钟单摇跳(12岁—15岁女子组)冠军,这是中国跳绳国家队在本届世青赛的第一枚金牌,更打破了该项目的原世界纪录(1042次)。在第一届全国青少年田径运动会上,李沧区运动员刘慧文楷表现卓越,获撑竿跳项目男子冠军,为青岛市取得宝贵的第五金。他也凭借这一成绩,成功获得代表中国参加今年10月在巴林举办的亚洲少年锦标赛资格。

  而在山东省第二届智力运动会国际象棋项目中,李沧区选手团结协作、沉着应战,最终斩获1金、3银、1铜的优异成绩。在山东省乒乓球锦标赛上,代表青岛队出战的杨砚竣技压群芳,包揽女子乙A组团体与单打双料冠军,成功实现“双冠”蝉联!

  同样令人振奋的是,在今年的“中国体育彩票杯”山东省中小学生体育联赛排球比赛(小学组)中,青岛沧口学校女子排球队成功卫冕,实现该项赛事三连冠,成为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学校。

  累累硕果,列满李沧学子的荣耀墙。李沧区教育的未来还能向我们亮出怎样的成绩单?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青岛早报记者 钟尚蕾 图片均为李沧区教体局提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