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电子式储蓄国债遭抢购,多家银行“秒售罄”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15:55:00    

备受关注的2025年首批电子式储蓄国债正式开卖。

据财政部相关发行安排,自4月10日8:30起,2025年第一期、第二期储蓄国债(电子式)正式发行,发行时间将持续至4月19日,共有40家商业银行参与承销。

其中,第一期储蓄国债期限3年,票面年利率为1.93%;第二期储蓄国债期限5年,票面年利率为2%。两期国债均为按年付息,到期还本并支付最后一年利息,最大发行额均为250亿元。

按照上述票面利率计算,投资者分别购买10万元3年期、5年期储蓄国债,到期分别可获得利息5790元、10000元。

“为了国债,等了几个月没存定期。”4月10日,安徽的王明告诉时代财经,自己此前就计划投资今年的电子式储蓄国债,“关注了很久,昨天就开好了国债账户,今早调了8点25分的闹钟,提前进入购买页面,卡点在工行抢到了10万额度。”

去年以来,在利率持续下行的背景之下,储蓄国债曾引发投资者的“抢购热潮”,部分银行甚至出现“一债难求”的情况。来自广东的李敏向时代财经表示,其在清明节假期就已经准备好了资金并开通了邮储银行的国债账户,“5年期的几乎秒没,3年期的差不多5分钟就售罄了。”

4月10日,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指出,因具有利率优势、税收优势和稳健优势,储蓄国债对投资者来说颇具吸引力。

“当前市场环境下,储蓄国债利率高于同期限大型银行定期存款,且利息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因此,在股市波动加剧、理财净值化转型背景下,保守型投资者更倾向选择‘保本保息’的国债。”田利辉表示。

较银行定存吸引力仍在,下一批6月发行

据各大银行的发行公告,本批国债的认购起点为100元,并以100元的整数倍认购,投资者可通过手机银行、网银、线下营业网点进行购买。

从承销机构来看,本次共40家商业银行被纳入承销名单。其中,六大国有行是主力承销机构,合计承销比例超70%,工商银行的承销比例最高,达19.13%。除国有大行之外,多家股份行及城农商行均有额度分配。

田利辉向时代财经强调称,国债收益不受市场波动影响,“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储蓄国债是一种便捷的储蓄型投资工具,且以国家信用为担保,是风险最小的投资品种之一,安全性高、收益稳定、投资门槛低、流动性好。”

“同时,单账户单期最高认购限额为300万元,且无需复杂操作即可通过银行柜面或电子渠道购买。此外,储蓄国债还允许提前兑取,持有满6个月后按阶梯计息,相比定期存款灵活性更高。”其表示。

在利率方面,本批储蓄国债的利率与2024年最后一批持平,维持在3年期1.93%、5年期2%。对比来看,当前全国性大行的3年期定存利率约为1.5%,5年期仅为1.55%。

本次发行结束后,根据后续相关安排,财政部将于5月10日、6月10日分别再度发行凭证式储蓄国债、电子式储蓄国债。

图源:财政部官网

相比于只能到银行柜台购买的凭证式储蓄国债,电子式储蓄国债的购买方式更加灵活,投资者可通过手机银行APP自行购买。有国有大行人士向时代财经表示,“不少老年人客户购买凭证式国债的热情比较高,在发行首日,网点通常需要提前开门服务前来排队的客户。”

在田利辉看来,未来短期内储蓄国债的认购热潮或将延续,但长期来看仍有赖于其利率竞争力。“短期内储蓄国债利率趋稳,但长期存在下行压力。若经济形势要求市场利率中枢下移,未来新发储蓄国债利率可能同步走低。”

其同时指出,当前大行额度快速售罄,中小银行及地方性银行可能仍有剩余额度,投资者需关注发行后期流动性分配规则。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时代财经APP”(ID:tf-app),作者:张昕迎,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