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金羊网评:假期出行高峰见证湾区交通活力足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12:20:00    

随着“八横八纵”高铁主通道不断延展,大湾区高铁网越织越密。(金羊网资料图)

清明假期,粤港澳大湾区迎来出行高峰,香港居民北上祭祖、探亲与跨省旅游需求持续升温,内地居民前往香港旅行热情不减,“双向奔赴”热潮持续升温,高铁网络成为支撑“双向奔赴”的重要引擎。数据显示,4月3日至7日广深港跨境高铁预计运送旅客54.5万人次,日均客运量达13.6万人次,同比增长15%。

今年清明假期,京港、沪港复兴号智能动卧列车每日开行,成为香港旅客长途出行的“黄金通道”。香港至北京、上海全程分别为10小时28分钟和10小时55分钟,实现“夕发朝至、一觉直达”。动卧列车不仅覆盖长沙、杭州东等枢纽站点,也在石家庄、厦门和宁波等城市停靠,辐射更广区域。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既是慎终追远、缅怀先人的肃穆时刻,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赏春的美好时节。在粤港澳大湾区,今年清明假期呈现出一片繁忙热闹的景象,香港居民北上祭祖、探亲与跨省旅游需求持续升温,内地居民前往香港旅行热情不减,“双向奔赴”热潮持续升温,而高铁网络成为支撑这一现象的重要引擎。数据显示,4月3日至7日,广深港跨境高铁预计运送旅客54.5万人次,日均客运量达13.6万人次,同比增长15% 。这一数据不仅展现出大湾区旺盛的出行活力,更反映出交通发展给大湾区带来的深刻变化。

交通强则国家强,交通兴则百业兴。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更是区域融合的纽带。广深港跨境高铁的繁忙,正是大湾区交通建设成果的生动注脚。自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开通,实现了香港与全国高铁网的互联互通,极大地压缩了大湾区城市间的时空距离。以往从广州到香港,公路受路况影响出行时间难把控,航空虽快但候机等流程繁琐,而如今乘坐广深港高铁,从广州南站出发只需48分钟就能抵达香港西九龙站,真正实现 “一小时生活圈”。

织密高铁网络,显现湾区交通活力。随着“八横八纵”高铁主通道不断延展,大湾区高铁网越织越密。如今,大湾区城市以及广东省内其他城市,基本可实现5小时通达香港,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数十个内地城市也能通过高铁直达香港。今年清明假期,京港、沪港复兴号智能动卧列车每日开行,成为香港旅客长途出行的“黄金通道”,香港至北京、上海全程分别为10小时 28分钟和10小时55 分钟,实现“夕发朝至、一觉直达”,动卧列车还覆盖众多枢纽站点及城市,辐射更广区域。

除了高铁,大湾区交通基础设施“硬联通”不断提速,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等相继建成通车。港珠澳大桥让香港、珠海、澳门紧密相连,成为自驾北上的热门通道,清明假期港珠澳大桥日均车流量突破1.95万辆次;深中通道直接连接深圳、中山、广州,间接连接珠三角城市群和粤西方向各个城市,在大湾区交通网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公路网密布,世界级机场群四通八达,共同构建起大湾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交通助力,湾区有活力。交通的便捷,有力促进了大湾区的人员流动和经济发展。大湾区以不到全国1% 的国土面积、6% 的人口总量,创造出全国11% 的 GDP,经济总量从超 10万亿元上升至超13万亿元。在“硬联通”日渐完善的过程中,广深港高铁等交通基础设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纽带作用,让大湾区各城市间产业优势得以充分互补与整合,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从文化交流融合角度看,便捷交通让大湾区居民能更方便地相互走访。广州的岭南文化、深圳的创新包容文化、香港的中西交融文化,在频繁的交流互动中实现交融。香港居民北上祭祖,传承家族文化;内地居民南下香港旅行,感受多元文化魅力,增进彼此了解与认同,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为大湾区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土壤。

北上祭祖、南下春游,见证湾区交通便利活力足。清明假期大湾区呈现的“双向奔赴” 热潮,是交通发展推动区域融合的生动体现。未来,随着大湾区交通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必将在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等方面取得更丰硕成果,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在全球舞台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金羊网 文/李红军)

编辑:刘嘉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