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河声丨警惕“温情套路”下的形式主义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5 08:43:00    

当前,基层某些地方存在这样的现象:有些部门为了增加要材料正当性防止被人指责搞形式主义,往往来一句“温馨提示”:“简要梳理,尽量不给大家添麻烦。”同时,在语言上也常常使用“建议”“请”等礼貌性用语,这种披上柔和外衣的索要不必要材料的行为,以“温情套路”加重基层负担,也要一种形式主义。

“温情套路”的实质是形式主义。材料是总结工作的必要准备,但是不切实际过分索要材料就是形式主义。近年来,随着从中央到地方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化作风革命效能革命的不断推进,群众监督举报意识增强,媒体曝光舆论压力增大,使得领导干部精神风貌总体有所改观,颐指气使、简单粗暴的不良风气得到有效整治,但在一些地方,形式主义换上“温情”的“马甲”依然大行其是:可要可不要的材料即使“简要提供”,也属于没有必要;重复提供的文件,就算“尽量少给大家添麻烦”,实际上已经给基层添了麻烦;一些材料交上去又被打回来,说是过于简单,“请”补充完整,这样频繁往返“打补丁”,基层负担也就在“礼貌性”的温情中不知不觉加重了。

“温情套路”的危害更为严重。相比于过于强硬、任性的形式主义,“温情套路”笑脸相迎、说暖心话,但不办暖心事,脸面好看但事情不减反增,这种戴着“笑脸面具”的形式套路,更具有隐蔽性、迷惑性,相较于传统形式主义更加具有危害性。“温情套路”之所以要打“温情”牌,就在于相关主体自己也意识到索要“这些材料”的行为,肯定会引起基层的反感,于是才“放低姿态”采取能够与基层“共情”的方式进行,以“温情”为名,行加重基层负担之实。“温情套路”以“简要梳理”“尽量不加重负担”为幌子,将自己伪装成“减负松绑”“体恤基层”的形象,实际上是在基层重负的伤口上又添了“温柔一刀”,让基层有苦说不出。

摘下“温情”的假面具,才能真正躬身为民服务。“温情”本来没有错,错的是“温情”背后的形式主义“套路”,只有摘下“温情”的假面具,办实事、解难题,切实为基层减负,才能让基层“笑口常开”,温情以待。一方面,要以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契机,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树立正确政绩观,破除“重痕迹轻实效”的思维定式,真正让温情“关怀”回归爱民本质。另一方面,要强化对各种形式主义的长效监督与整改,完善以结果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从制度层面上针对形式主义新变种问题进行专项整治,以求是、求实、求解为出发点,让材料精准突出基层问题和现实困难,让“温情”穿上真正为民服务的“正装”。(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李发治)

来源:河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