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第四代红军“守墓人”冯炼:又一年清明,把故事一代代讲下去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4 14:53:00    

冯炼讲述守墓人故事和当地红色文化。(拍摄:冯紫琳)

封面新闻记者 谢杰

4月4日,四川南充南部县长坪山烈士纪念园,冯炼又一次将红军刘连长的故事讲给大小朋友们听。

从曾祖母为红军刘连长守墓开始,冯炼一家“世世代代为英雄守墓”的诺言践行已有92个年头。

从守一座孤墓,到守护1080位烈士的英灵,作为第四代“守墓人”,冯炼以守墓人与教师的双重身份,架起连接历史与未来的桥梁。

又是一年清明节,这两天,来缅怀先烈的人越来越多。看着前来扫墓、献花的队伍里,越来越多的孩童、青年身影,冯炼内心更加坚定。

冯炼正在扫墓。(拍摄:冯紫琳)

92年的诺言践行 , “世世代代为英雄守墓”

4月4日,冯炼一早就做好准备。前来长坪山烈士纪念园缅怀革命先烈的大朋友、小朋友,新朋友、老朋友,迎面相遇,冯炼都会点头致意。交谈起来,红军精神、守墓故事,是高频词。

冯炼一家的守墓故事,要从92年前讲起。

1933年,红军实施战略大转移,她的曾祖母,背回红军刘连长的遗体,入土为安。曾祖母守墓43年,弥留之际,嘱托家人要世世代代守好墓。自此,“为英雄守墓”,成冯炼家族使命与责任。

如今,刘连长的身边,还埋葬着冯炼家族的10多位亲人。他们的墓碑上都刻着相同的名字——红军守墓人。

2012年,冯炼成第四代守墓人。日常清扫、整理、描红,重要节日里献花、开展缅怀活动,接待外地来南部寻亲的红军后人,整理陵园的电子数据梳理无名墓碑……她还担任义务讲解员,奔走史料馆,编写解说词,乐此不疲。

守墓人和讲解员之外,冯炼也是南部县一名乡村语文教师。她收集红色资源,整理红色故事,带领学生到长坪山实地研学,经常性开展唱红歌、讲故事、爱家乡、见行动等德育主题系列活动。以红军守墓人与教师的双重身份,架起连接历史与未来的桥梁。

“赓续•2025•清明祭英烈”主题党日活动现场。(拍摄:冯紫琳)

一座孤墓到1080位英灵,“把故事一代代讲下去”

4月3日,南部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主办的“赓续•2025•清明祭英烈”主题党日活动举行。南部本地的抗美援朝老战士、对越自卫反击战老兵、各系统干部职工、青年学生100多人,来到长坪山。默哀、鞠躬、献花、扫墓,缅怀追思先烈。

“现在,以红军刘连长墓为中心,长坪山建起红军纪念碑和烈士陵园。革命年代和新中国成立后因公牺牲的1080名南部英烈长眠于此。 ”一身黑色正装,冯炼又一次讲述一家四代人的守墓故事。

从曾祖父母、到外祖父母、到爸爸妈妈,再到冯炼。 如今,他们守护的已不再是刘连长的一座孤墓,而是1080位烈士的英灵。这份跨越时空的坚守,让人动容。

南部县学生给烈士献花。(拍摄:冯紫琳)

又是一年清明节。冯炼告诉记者,92年来,她和家人守护的不只是墓碑,更是血脉里的精神火种。

“烈士们倒了,仍是一座丰碑,我常给学生们讲述长坪山的红色故事,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 而看着看着前来扫墓、献花的队伍里,越来越多的孩童、青年身影,冯炼内心更加坚定。

红军墓就是一本“活教材”,她和家人要把墓守下去,故事讲下去,把红色基因代代传承下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