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岩寺宋代彩塑》出版发行 灵岩寺“海内第一名塑”有了“高清版”
千年古刹灵岩寺,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济南唯一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作为泰山组成部分,于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该寺千佛殿内以“海内第一名塑”闻名于世的四十尊彩色泥塑罗汉像,一直是该寺众多文物古迹的“C位”担当。

图一:大灵岩寺碑(摄影:刘建波)
日前,文物出版社年度力作《灵岩寺宋代彩塑》一书正式出版发行,“海内第一名塑”首次有了高清版本。文物出版社直属北京博文书社自6月19日至7月2日,在其官微连发四篇推文,图文并茂重磅推荐该书,称该书“以最真实的形式展现着这些历经千年依然鲜活如昨的彩塑,展示了他们‘外形骸,脱生死、视来去’的内心世界和超凡脱俗的生活境界”。长期以来,出于文物保护的需要,安放彩塑罗汉像的千佛殿,在灯光、围栏设置等做了严格限定,一定程度影响了游客的观赏体验,“难观其详”成了不少游客和文物爱好者的憾事。而该书的面世,很好地解决了这一“痛点”,读者可以足不出户,“沉浸式”欣赏这些“国宝”彩塑的稀世之美。

图二:《灵岩寺宋代彩塑》外封
《灵岩寺宋代彩塑》全书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灵岩寺与宋代彩塑罗汉”研究性文章,第二部分
彩塑罗汉像高清图片,第三部分“灵岩寺的秘密”附录文章,其中图片部分为本书主体。本书作者刘建波博士,现任济南大学文化和旅游学院(烹饪学院)院长、教授,兼任山东省旅游摄影协会会长、中国-中亚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近年来致力于旅游和文化遗产的研究,曾主持《“7053”公益慢火车文化旅游提升策划》《山东省十四五社科普及规划纲要》等多个科研项目,出版《影壁后的她们》《坐车艳遇与尚山方式》《图说乡村旅游》等多部专著。作者以精湛的摄影技艺和深厚的学术功底,通过《灵岩寺宋代彩塑》将这些默默守望了千年的艺术瑰宝以最逼真的形式展现在大众面前,为公众带来一场视觉与文化的盛宴。

图三:《灵岩寺宋代彩塑》内封
该书拍摄历时九年,从2015年持续至2024年,对灵岩寺彩塑罗汉像修复前和修复后进行了全方位记录。拍摄创作的过程中,作者刘建波克服了重重困难,解决了光源严重不足、空间狭窄、围栏遮挡、文物保护要求严格等诸多问题,以惊人的细节还原了每尊塑像的神韵。在后记中,作者深情回顾了拍摄过程的艰辛与感动:在深夜的千佛殿中,借着微弱的灯光手动对焦;扛着沉重的设备在狭窄的空间辗转腾挪;为拍摄一个完美的角度而汗流浃背……这些细节不仅展现了专业作者的敬业和专注,更体现了对文化遗产的敬畏和文化传承的使命感。

图四:《灵岩寺宋代彩塑》内页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让读者视觉上更具真实性,本书对四十尊罗汉像图片均进行了后期“褪底处理”,将罗汉像置于纯黑背景之上,使读者能够完全聚焦于塑像本身的细节,同时保留了原始背景图片以供对比研究,这种处理方式在文物摄影领域也是创新之举。通过书中的高清图像,读者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宋代工匠在罗汉袈裟上描绘的宝相花纹、牡丹纹等精美图案,以及塑像面部细腻的表情。这些栩栩如生的罗汉塑像,不再是冰冷的宗教偶像,而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生命个体,透过他们的眼神、手势、衣纹,读者仿佛能听见宋代工匠的呼吸,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艺术气息。

图五:《灵岩寺宋代彩塑》内页
《灵岩寺宋代彩塑》不仅是一部艺术图集,更是一部跨学科的研究宝库。通过近年来的科学检测和研究,这些塑像为我们打开了了解宋代社会的多个窗口:在服饰研究方面,这些塑像堪称宋代的“时装秀”。从直裰、鹤氅到钩纽式佛衣,从丝绦、腰上黄到青花手巾,完整呈现了宋代僧俗交融的服饰文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服饰上的宝相花纹、牡丹纹等图案,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趣味和工艺水平。在雕塑工艺方面,空箱体结构的发现改写了我们对宋代泥塑技术的认知。不同于传统的木骨泥塑,灵岩寺罗汉采用了柳木、榆木等不同材质的箱体结构,既减轻了重量,又增强了稳定性。更令人惊叹的是,在西第八尊伏虎禅师体内发现的丝绸内脏,其解剖结构之精确,引发了学界对宋代医学知识的新的认知。在佛教艺术发展方面,这些塑像生动展现了佛教中国化的进程。罗汉形象从庄严的宗教偶像,逐渐演变为充满人间气息的艺术形象,反映了宋代佛教世俗化的趋势。塑像中那些会心的微笑、生动的表情,都是这一历史进程的最好见证。

图六:灵岩寺千佛殿(摄影:刘建波)
本书首次公开展示了十二尊罗汉像的修复成果。千佛殿阴暗潮湿的环境,使得这些彩塑长期受到湿气、虫害的威胁。2019年,有关部门对部分损坏严重的塑像进行了抢救性修复,本书记录了并展示了修复过程和成果,留下了珍贵的修复档案。另外,本书还特别考证了灵岩寺的由来与发展,对灵岩寺的历史、秘密、彩塑的研究价值以及社会影响做了分析研究,并对个别塑像名称进行了严谨考订,纠正了历史上的一些误标。这种严谨的学术态度,使本书在艺术价值之外,更增添了重要的学术价值。

图七:罗汉衣袖上的红石榴花
正如北京博文书社官微所言“翻开这册图集,既是艺术之旅,亦是净化心灵之旅”,这部集艺术性、学术性和技术性于一体的著作,不仅让我们得以近距离欣赏这些千年艺术珍品,更为研究宋代社会、宗教、艺术、工艺等多个领域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在这个图像传播的时代,本书以最先进的影像技术,让古老的佛教艺术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当我们凝视这些穿越千年的罗汉像,不仅是在欣赏一件件艺术杰作,更是在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这或许就是《灵岩寺宋代彩塑》最珍贵的价值——它让我们得以触摸历史的温度,感受文明的延续,并在古今对话中,重新发现中国传统艺术的永恒魅力。(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张定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