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贵州法治报·理论》丨在民族地区语文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10:26:00    

摘要:高阶思维能力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民族地区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民族地区语文教学的特殊性,从文本细读、问题驱动、多元文化资源利用等方面探讨了高阶思维培养的路径,并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旨在为民族地区语文教学提供可操作的参考。

关键词:民族地区;语文课堂;高阶思维;核心素养

一、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高阶思维能力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分析、综合、评价和创造等复杂认知能力[1]。在民族地区,由于语言环境、文化背景和教育资源的特殊性,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培养面临更多挑战。如何在民族地区语文课堂中有效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高阶思维的内涵与重要性

高阶思维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信息进行深度加工、批判性分析和创造性应用的能力[2]。在语文课堂中,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涵,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民族地区的学生而言,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帮助他们克服语言障碍,还能增强文化认同感和自信心。

三、民族地区语文课堂中高阶思维培养的现状与问题

1.学生思维能力薄弱

民族地区学生由于语言环境的限制,往往在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方面存在不足。部分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习惯于机械记忆,缺乏对文本的深度理解和批判性思考[3]。

2.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语文课堂多以讲授为主,缺乏互动性和探究性。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4]。

3.文化资源利用不足

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这些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还不够充分。如何将民族文化资源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是培养高阶思维的重要突破口。

四、民族地区语文课堂中高阶思维培养的策略

第一,文本细读: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文本细读是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逐字逐句的分析,帮助他们理解文本的深层含义。例如,在教授《白杨礼赞》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文本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5]。

第二,问题驱动: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问题驱动教学法通过设计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例如,在教授《愚公移山》时,教师可以提出“愚公移山是否合理?”的问题,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和辩论[6]。

第三,多元文化资源的利用: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民族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素材。教师可以将民族文化故事、谚语等融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通过让学生改编民族故事,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7]。

第四,小组合作:促进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学生的交流与合作,培养综合思维能力。教师可以设计合作任务,如小组讨论文本主题或共同完成一篇作文,让学生在合作中提升思维能力[8]。

综上所述,在民族地区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需要教师从文本细读、问题驱动、多元文化资源利用和小组合作等方面入手,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

[2]安德森.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皮亚杰.儿童心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0.

[4] 维果茨基.思维与语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78.

[5] 王荣生.语文教学设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6]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10.

[7] 钟启泉.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8] 布鲁纳.教育过程[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66.

【本文系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民族地区基础学科(领域)质量提升专项课题子项目Ш“民族地区初中阅读教学的深度思维培养路径研究”(立项编号:MJ22013)研究成果;作者单位:紫云自治县第二中学】

来源 贵州法治报

作者 张金婵

编辑 曹吟秋

二审 张谌

三审 黄峰

相关文章